持续向IDM迈进,英唐智控发布MEMS振镜产品

作者:知识 来源:百科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5-07-07 02:13:35 评论数:

炒股就看,持续产品权威,迈进专业,英唐及时,智控振镜全面,发布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持续产品

11月4日,迈进(300131)在上海浦东成功举办“逐梦同芯、英唐英接未来”半导体产品发布会。智控振镜在发布会会上,发布英唐智控先后发布了日本光电类产品、持续产品MEMS振镜产品、迈进功率器件产品等多个新产品,英唐特别值得注意的智控振镜是,英唐智控本次推出的发布核心产品,就正是由于下游需求广泛、国内突破企业不多而饱受关注的电磁驱动型MEMS振镜产品。

厚积薄发,第二代MEMS振镜有望为行业带来变局

英唐智控在MEMS微振镜相关领域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形成了14项专利技术,并拥有6英寸晶圆器件产线。英唐智控的日本子公司英唐微技术自2011年以来一直推动MEMS微振镜的研究开发,并已实现第一代产品的小批量销售。而本次发布会推出的新产品,正是基于第一代MEMS振镜的压电加磁性技术,并加入了缩小化技术。

相比于第一代产品,新产品能够产生更高的频率振动,并且仅需配合较少量的激光器进行运作,极大缩小了产品体积,这也使得第二代MEMS微振镜产品具有影像清晰度和稳定性更高、视野角度更宽、体积更小的优势,应用场景更为丰富,不仅能应用在激光雷达领域,还能应用在消费类电子领域,包括AR眼镜、HUD、微投影仪等。

据了解,在激光雷达方面,市场对激光雷达的需求越来越高,根据麦姆斯咨询测算数据,预计到2025年将上涨至47.6亿美元;在HUD方面,市场需求规模同样逐年上涨,根据数据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前装HUD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96.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1.86%;同时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市场对AR眼镜的需求逐渐上升,在中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约128.29%。

然而,当前MEMS振镜的下游需求日渐走高,但国内具有MEMS振镜量产实力的企业却不多,此前占据较大MEMS振镜市场的均是国外企业。

以MEMS振镜重要应用方向激光投影为例,目前,占据激光投影成本超14%的光处理芯片以美国TI的DLP芯片为主,且DLP光阀解决方案的核心MEMS振镜则几乎被TI(德州仪器)垄断。

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底,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给紧张。全球采用MEMS振镜的投影消费却保持高速增长。供给紧张和需求增加形成了德州仪器DLP部件供应不足的局面。此时国内多家企业,包括行业龙头企业和创新的新兴企业的市场拓展进程严重受到干扰。

在此情况下,英唐智控MEMS振镜的重磅推出有望为行业带来变局。

向全产业链半导体IDM企业集团迈进,助力“中国芯”实现自主可控

近年来,半导体供应链脆弱性的问题逐渐凸显。中国半导体产业从芯片产品到材料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自给率仍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具有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IDM模式转型。实际上,由于IDM模式在高性能半导体芯片设计和制造上具有先天优势,全球每年4000多亿颗的半导体产品出货中,有约八成的产品是由英特尔、三星、英飞凌、恩智浦这样的IDM公司制造的。

从2019年到现在,积极转型半导体芯片领域的英唐智控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路线、产品规划已经逐渐清晰,英唐智控董事长胡庆周在发布会上表示:“英唐智控自2019年战略转型以来通过收购日本英唐微、参股上海芯石等方式已取得较大成果,并且希望在未来3-5年内形成以电子元器件渠道分销为基础,半导体设计与制造为核心,集研发、制造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半导体IDM企业集团。”

目前,英唐智控已在电子元器件分销、芯片研发等多个业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新品MEMS振镜的发布标志着英唐智控向全产业链半导体IDM企业集团更近一步。

对于当下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来说,自主可控需要强有力的IDM企业来推动产业的发展。希望未来将出现更多优质IDM厂商,真正解决中国“缺芯少魂”的问题,实现“中国芯”的自主可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