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90后博导韩双淼:做学问应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本科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浙大做学到牛津大学读博深造,后博2018年初回国入职浙江大学担任“百人计划”研究员、导韩博士生导师,双淼势利今年1月获终身教职,问应无望成为该校长聘副教授——这便是其速“90后博导”韩双淼的履历。
就连她的成无学生也忍不住在社交媒体上感叹,“这是诱于一部妥妥的励志大片,她是浙大做学我的学习榜样”“我应该努力奋斗,才能不辜负曾经的后博自己”。
12年前,导韩韩双淼也如同他们,双淼势利还是问应无望坐在教室里的大学生,在校刊上发文体悟国学导师陈寅恪先生的其速“自由思想与独立精神”。而今,成无她的奋斗故事和治学态度影响着象牙塔里的青年学子。
90后博导的身份,韩双淼坦然以对。近日,她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这个称呼代表了社会的认可和殷切期许——新一代学人能够实现属于这一代人的使命。
作为研究高等教育的学者,韩双淼关注的对象包括跟自己一样的大学青年教师。她以亲历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视角来看待这一群体的身份构建,探索追问“角色是什么”“生存环境如何”“我将成为谁”。
“青年科研者做学问应该‘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这是她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她希望科研环境尊重学者多元的发展路径和不同的成长节奏。
谈求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在求学路上,“清华人”和“牛津人”是韩双淼身上最深的烙印,也是她引以为豪的身份认同。
2008年,韩双淼考上了清华大学外文系。相较于校内很多工科院系,外文系规模并不大,但师生、同学之间反而交流密切频繁,在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思想中汲取养分,感知生命、寻找自我。
就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韩双淼,享受在阅读过程中与伟大先贤的对话。“自由思想与独立精神”,这是她反复提到的词,更像是融进她的教育和研究中的自然流露。
2010年,为了迎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到来,还是2008级本科生的韩双淼在征文大赛中脱颖而出,在校刊上发文《清华自由 自由清华》,追忆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陈寅恪先生。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时光荏苒,这十个字承载着陈寅恪先生对清华学子,对中华民族的殷殷厚望,岿然不动。”韩双淼写道。
韩双淼的本科毕业照。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读研时期,她选择了留校攻读教育学。从人文学科转向社会科学,她想试试从事更能够直接影响实践的研究。在她眼里,相较于其他社会科学,教育学很独特,兼具了科学方法、人文关怀和艺术的三重属性。
硕士毕业后,她前往牛津大学读博,仍从事高等教育学方面的研究。只身一人到英国求学,给了韩双淼极大的成长空间。做研究之余,她时常坐火车到伦敦西区看音乐剧,或者外出旅行放空。
回望这两所高校的求学经历,她获得的是,“开阔的眼界、欣赏与包容世界参差的能力、敢于寻找自己内心真正热爱的勇气”,以及“和世界上最具天赋也最肯努力的人一起成长的机会”。
作为一位女性学者,她带着“私心”,想给更多女性提个建议。她认为,如果有机会的话,每个女性都应该有一段独处的时光,来学会如何与孤独自处,来审视自我,以获得觉醒。
“获得自我觉醒后的成长,当然对男女都一样重要,但我想,对全世界的女性来说,都相对更难,也因此更珍贵。”对待工作,韩双淼的理念是“尽人事、听天命”,对待生活,她说,“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
谈科研: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好比一位虔诚者在科学面前的自白,韩双淼如此解释其追求科研的初衷:“以学术为志业”——韦伯(西方社会学主要奠基人之一)曾经描述了一个“祛魅”的世界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个人和世界的存在危机,指出学术可以启人“清明”,以形成完整的人格。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出于对学术真正的热爱,拥有“你来之前数千年悠悠岁月已逝去,你来之后数千年在静默中等待”的壮志,才应该从事学术职业,才能够享受科研及其所带来的一切想要的或不想要的后果,并为之负责。
当经济社会处于高速运转时期,理工科推动的科技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重理轻文”的现象使部分学生“弃文从理”,甚至人文社科被打上污名化的标签“无用之学科”。韩双淼坚信,不是科学带来了文明,而是文明带来了科学。她很高兴看到,国内越来越多人能够认识并欣赏到人文社科的“无用之有用”。
博士毕业后,回不回国发展?这是摆在很多留学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道选择题。韩双淼毅然选择了回国,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个理性的、水到渠成的选择。
“既然国家花了那么多资源培养我们,那清华人天然就有回报祖国和贡献社会的义务。回国是我的第一选择。”韩双淼考虑到,国内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正经历高速的发展,发展既带来了种种机遇,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问题和挑战,这样的土壤可以让高等教育研究者大有所为。
当然,还有家庭因素。在作关于未来的决策时,她都会把父母和先生考虑在其中,“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我未来的一部分。”
韩双淼的博士毕业照。2018年2月,韩双淼从牛津大学博士毕业,同年3月被聘任为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1年获得了终身教职,担任长聘副教授。这算是她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里程碑事件”。
浙江大学为她提供了一流的学术平台、充足的科研支持和宽松的成长环境。她感受到,国内的人文社科研究环境,与整个科研大环境都在逐步变得更好。
她重点研究高等教育的两个方向:教育政策与治理、博士生教育和学术职业。
简单来说,关于政策,她关注的问题包括教育政策是如何制定的,政策设计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政策结果应当如何评估等。关于学者,她研究处在学术职业不同阶段的群体,如博士生、青年教师和成熟教师等。当前,她关注处在聘任考核制背景下的青年教师,了解他们的学术身份构建、学术行为选择和学术地位获致。
她撰文写道,近年来,有关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困境的讨论并不少。其结果多是给该群体贴上了“青椒”“学术民工”“学术链底端”等身份标签。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青年教师竞争压力大、学术信念感式微、学术地位相对低下的身份困境。
她进一步剖析青年学者的身份构建——作为高校教师和全球学术共同体的一份子,他们面临着教学、科研等种种绩效考核的压力,也承载着精进研究、接受全球同行审议的期许,这是职业身份和专业身份的要求。同时,他们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社会身份、家庭角色和个人身份。
“多重身份和需求无疑对青年人提出了重要的挑战,也构成了他们不同的、叠加的压力来源。”对于青年学者,韩双淼认为,科研环境应该“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尊重他们多元的发展路径和不同的成长节奏,鼓励他们走向学术上、智识上和心智上的成熟。
谈教育:“90后博导”代表社会的认可期许
教学也是韩双淼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她在浙江大学同时开设了针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对于三个阶段的学生,她借用浙江大学的校歌寄予期许。
她期望本科生“惟学无际、际于天地”,能够养成自由思想和勇于担当的健全人格;期望硕士生“念哉典学、思睿观通”,能够养成勇于进取和独立思考的强健人格;期望博士生“兼总条贯、知至知终”,能够养成求是求真和百折不挠的成熟人格。
“希望他们能够找到内心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奉献终身的召唤。”韩双淼说道。
生活中的韩双淼。作为一位“90后博导”,韩双淼遇到不少跟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博士生。跟很多“90后”女孩一样,韩双淼在工作之余也喜欢看电视剧、音乐剧,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年轻导师的身份,让她能够与学生感同身受。
“和学生相处是一门终身的艺术。”对于博士生的培养,她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研究阶段选择双方均比较适合的科研交流节奏,为他们提供灵感、思路和其他所需的科研支持。
作为科研路上的“过来人”,韩双淼清楚,博士研究生涯能够重塑学生的认知和人格,但这是一趟孤独的旅程,导师是旅程中少数能够理解并切实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的人。她很乐意陪伴他们共同成长。
在她看来,“90后博导”或者任何一个类似的称呼,既代表了社会上对年轻科研者的认可,更是一种殷切期许——希望成长在相对富足、互联网文明和全球化浪潮时代的新一代学人能够在学术上、精神上、气质上展现出属于这一代人的特点,实现属于这一代人的使命。“我想这也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相关文章
- 转自:证券时报·e公司e公司讯,据交易商协会消息,11月23日,中债增进公司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政策框架下,出具对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三家民营房企发债信用增进函,拟首批分别支持2025-07-06
- 财联社上海,编辑 牛占林)讯,美东时间周五4月15日),前交易员泰勒·福布斯Tyler Forbes)在美国纽约东区法院出庭,并承认犯有欺诈罪,于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操纵二级市场交易的美2025-07-06
刘连舸:数字化给全球各国经济、人民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4月16日消息,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15日至17日召开,会议主题为“行稳致远,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出席会议。刘连舸表示,数字化给全球各国经济、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2025-07-06- “这个房产证,我等了21年,感谢你们帮我解开了这个心结。”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小马厂社区居民王某某面对前来回访的区纪检监察干部时说道。此前,海淀区纪委监委开展“接诉即办”专项监督,在一次筛查问题的过程中2025-07-06
金美信消费金融拟发行首期ABS募资5亿 近三年不良率连年攀升
中国网财经11月21日记者安然 朱玲)近期,金美信消费金融披露2022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公告,发行规模5亿元,其中优先档3.65亿元,次级档1.35亿元。此次发行报告,也披露了金美信2025-07-06- 2022年3月,全国各级网络举报部门受理举报1258.6万件,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16.5%。其中,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受理举报37.2万件,环比增长17.2%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