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四川省地震局:汉源地震系走滑型,所在断裂带有中等强度发震能力 正文

四川省地震局:汉源地震系走滑型,所在断裂带有中等强度发震能力

2025-07-06 01:45:30 来源:圭璋特达网 作者:探索 点击:613次

5月20日,川省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境内发生4.8级地震,地震断裂带震源深度20公里。局汉澎湃新闻从四川省地震局获悉,源地汉源4.8级地震为走滑型地震,震系走滑中震中位于汉源-甘洛断裂北段,强度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基本符合。发震

据介绍,川省汉源-甘洛断裂起自泸定瓦斯营盘西北,地震断裂带经金坪、局汉火厂坝,源地止于汉源南西,震系走滑中全长约90公里,强度主要发育于晋宁期花岗岩与中生代地层之间和古生代地层内部,发震该断裂展布尺度较小,川省活动量相对较弱,不属于比较活跃且展布尺度相对较大的活动断裂,断裂运动性质为走滑兼逆冲。

汉源4.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为汉源-甘洛断裂,具备中等强度发震能力,历史记录有中等强度地震。1970年以来,震中50公里范围内发生大4.0级地震3次(含余震)。其中,4.0~4.9级地震2次,5.0~5.9级地震1次。这些地震中,震级最大、时间最近的地震为1989年6月9日四川石棉西北5.0级地震(距离约38公里),空间距离最近的地震为1970年6月27日四川天全4.0级地震(距离约27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此次汉源4.8级地震为2013年雅安7.0级地震的一次强余震。专家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不断运动,地球内部的地应力也在不断变化,地应力作用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地震,地震之后应力会继续积累,又会发生余震。

孙士鋐解释,汉源地震为2013年雅安7级地震强余震,是因为当地地应力的积累最强主体是2013年雅安芦山县7.0级地震,当年地震发生后,地应力得到很大释放,但与此同时,还不断有应力在增强,增强到一定程度就会释放,应力积累、增强、释放是个反复的过程。

作者:知识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